回国前请先了解:这份“预防针”可能救你一命

给准备回国的小伙伴们提个醒:如果你曾在海外从事灰色、敏感或不明性质的工作,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与法律准备。以下是一些关键建议,务必看完。
回国前的准备
• 先咨询律师:在上飞机前,先联系一位可靠的律师,把自己的情况详细说明,让律师给出专业建议。
• 编好出国时间线和工作经历:提前整理好自己在海外的行程、停留地点和工作内容,写下来并背熟,避免临时慌乱。
• 了解自身权利:你有权保持沉默,也有权要求律师在场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面对审讯时的注意事项
• 保持冷静:不慌不乱,不抗拒、不顶撞。
• 坚持沉默:可以直接说“我想咨询律师”或“我选择保持沉默”,这是合法的。
• 不要轻易认罪:不要因为压力或恐惧而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。
• 不要轻信承诺:不要相信所谓“认了就能走”的话,这是典型的诱导。
• 核对笔录:仔细阅读笔录内容,确认无误再签字,有错误可以要求修改。
• 表达清晰:回答问题要简洁、有逻辑,不要随意扩展。
• 控制肢体语言:不要表现得过度紧张或激动,保持自然。
后续应对措施
• 联系律师:如果已经被问话,可以要求暂停回答,直到律师到场。
• 记录细节:记下审讯人员姓名、时间、地点及可能的刑讯方式,这些都是关键证据。
• 保留证据:保存所有可能的录音、录像、笔录副本,以防止后续出现争议。
最后要强调一点:几乎没人能真正“扛”得住刑讯逼供。到极限时如果选择“招”,记住——要顺着警方的思路说,不要按照你自己的逻辑解释。
因为一旦你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思维去“补充细节”,警方就能说你的口供与行为逻辑高度一致。届时即使你在法庭上辩称“口供是逼的”,也可能被认定为“执法不当”而非“刑讯逼供”,犯罪事实仍会被认可。
换句话说,面对压力时,最重要的是活着、冷静、谨慎说话。